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联系我们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4号楼一层
手机 : 17610221083
电话 : 010-68818131 68818132
邮箱 : pxpj001@126.com
◎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学术成果(2005-2006)
一、《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经济:成就、问题、约束与前景…………………………………………李京文(3)
中国能源安全和发展研究………………………………………………………课题组(10)
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杨 洁(31)
二、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研究
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蒋正华(61)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和必然选择……………………..张 塞(64)
把长江经济带建成21实际发展中国生产力强大的战略基地…………………王茂林(69)
把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阶段………………………………王茂林(72)
加快生产要素流动 促进长江经济带崛起……………………………………..郑新立(76)
增进共识 扩大合作 促进发展………………………………………………....梁保华(79)
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杨泰波(80)
着力发挥中药战略支点作用 促进长江中游区域经济崛起…………………..李春明(82)
共同参与 共谋发展 共创未来 长江经济区域与香港的交流合作………......杨国强(87)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杨 洁 张霄飞(90)
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郑柏林(94)
关于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探讨…………………………………………………何伟文(97)
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第二条经济主轴线……………………………………林万雄(104)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沈玉芳(108)
加快长江物流大通道建设 促进长江流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刘锡汉(112)
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唐建荣(115)
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宣国富 赵 静(119)
长江三角洲及长江经济带区域竞争力研究……………………………..肖红叶 王 建(126)
三、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发展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企业竞争力……………………………………………......王茂林(126)
让制造业插上技术进步和现代服务的翅膀…………………………………....翟立功(146)
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庄万禄 张 友(150)
大力推进“柳州创造”战略 进一步提升柳州综合竞争力………………..............黄 劲(187)
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广西城市化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刘 军 陈南波(196)
2007年江苏城市发展问题与前瞻报告…………..........张 峰 唐启国 吴玉兰 赵志凌(203)
产业竞争力测定方法激起应用
--对中国大陆31个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武义青 程桂荣(213)
煤矿城市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纪万斌 纪凤程(217)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保护环境 对人民健康负责 保证员工安全是企业的最大社会责任………....蒋正华(22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王茂林(231)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而努力………………………………...王茂林(23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李京文(238)
和谐也是生产力………………………………………………………………….丁 一(243)
中国工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重道远……………………………………...张鸣起(246)
努力强化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李寿生(248)
落实企业责任 促进安全生产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孙华山(250)
企业社会责任与外来工在中国………………………………………………...刘开明(252)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孙 青(254)
五、其他
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郑新立(261)
企业管理人员的生产率问题研究……………………………………………....王才鼎(264)
打造诚信政府 提高行政能力………………………………………………......阳宝华(268)
弥补信用“短板”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中西部的对策研究…………………..........过文俊(271)
后记……………………………………………………………………………………(276)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97号